结业证书
“以人为本”的内涵
更新时间:2018-09-04 16:17 阅读次数:次
“管人”角度的效率管理活动一定要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思想。对于企业管理来说,“以人为本”有如下内 涵:
一、 “人”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。企业之所以要存在,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资源以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 要。失去了客户和消费者,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。
二、 只有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思想,关心客户和消费者的内在需求,才有可能精准地把握市场,才有可能更好地 创造客户价值,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。
三、 “人”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支柱。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,是因为企业里的“人”将原先分散的各种资源组织在 一起;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、发展,是因为企业里的“人”的能动作用。
四、 企业存在的一个童要作用,那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发展、自我实现的良好平台。只有树立“以人为本 “的思想,才会认识到企业里的“人”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前提,才会有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思想。
五、 如果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,除提供合适的薪酬之外,还要周到细致地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題,要尊重人性、尊重个性;
六、 人不完全是经济动物,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除了员工从企业获取一定的薪酬之外,企业还是员工参与社交的一 个童要平台,是员工获得尊童的一个童要平台,是员工施展才华、实现自我的一个童要平台。因此,企业激励员工的手段 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手段,还要辅之以其它手段,包括要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,要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。
七、 员工是人而不是机器,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,有巨大的发展潜力,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现有水 平,还要通过培训等手段努力将他们的潜能分挖掘出来。
八、 作为一个有一定高度的企业管理者,要自我起越,达至一种“博爱”的境界,关心天下苍生,关心人间冷暖。这种“博爱”,并非建立在同情基础上,并非建立在个人的情感基础上,而是建立在责任义务和自我实现基础上,是 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一种“博爱”。只有具有了“博爱”的品格,才有可能带领企业对客户和消费者、对员工、对社会 的相关人群,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,达到“以人为本”的最高境界。
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案例来加深对“以人为本”的理解:
某大学有一条弯弯的小路从蓝球场通向图书馆,路的两旁都是草坪。这所大学的很多学生都习惯在饭后先到蓝球 场观看各类蓝球比赛,在球赛结束后刚好顺路到图书馆去看书。久而久之,学生们在这条小路一侧的萆坪上踩出了另外一 条路出来。学校虽然在此树立了相关指示牌,也釆取了其它一些措施,但是于事无补,搞得相关负责人只能在会议上痛骂 学生素质太低。果真是这样吗?如果我们稍微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,这实际上是该所学校的管理者缺少“以人为本” 的思想。既然很多学生都习惯走这条路从球场赶到图书馆,那么这条路就不能小,小得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走,也不能太 弯。如果路太小、太弯,学生们在赶往图书馆占位子的路上你推我搡,必然会走捷径,将萆坪作通道。如果学校将这条路 拓宽、拉直,就绝对不会出现学生“学生素质太低”的事情。其实,企业制订制度也是如此,如果制订制度没有“以人为 本”,制订出来的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合法的而且幷不算过份的要求,没有充分考虑一般员工合乎情理的生活和工作习 惯,没有考虑企业资源运用的整体效率,那么这种制度执行起来肯定会有难度。如果制订制度太容易、太轻率,执行起来 一般就会难一些。相反,如果制订制度的时候多花些功夫,从“以人为本”的角度多考虑一些细节,那么执行起来就会相 对容易一些。